(相关资料图)
2月18日,第十三届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年会在汉举行。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生活为源,实践为径:新时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年会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长江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
年会为一批“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颁奖。现场,师生代表还分别诵读了“新时代大先生”“新时代小先生”宣言,希望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
年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交流了新时代继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进展,分享了“生活·实践”教育的优秀案例。
“生活·实践”教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为理论基础,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方式变革,是源于生活与实践、通过生活与实践、为了生活与实践的教育。
教育为什么要面向生活和实践?专家学者在年会上指出,教育面向生活与实践,立足生活与实践,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的质量跃升,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创造美好人生。这对于打破教育与生活、社会与学校、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藩篱,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教育如何面向生活与实践?专家学者认为,“生活·实践”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思维、健康的身心、艺术的爱好、手脑并用的能力、合作的意识、负责的精神。要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打通,三教融合并进。
(图由通讯员陈希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