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股网 > 商品 > 内容页

郑振铎:宋代的木刻画 焦点精选

2023-02-21 21:17:02 来源:古籍

北宋初期的版画,继承了唐五代的作风,还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开宝八年(975年)刊刻的《宝箧(qiè)印陀罗尼经引首》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这是吴越国钱俶(chù)刻于杭州的,不知印了几千万卷,置于黄妃塔(即雷峰塔)的砖里。

1924年9月25日,杭州雷峰塔倒塌,五代时吴越国秘藏千年的经卷《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得以面世。

到了1100年,赵佶 (jí)(宋徽宗)即位之后,版画的应用范围便大大的推广了。我们相信,在这个时代之前,必定已经有了不少宗教系统以外的民间应用的木刻画。不过,到了这个时期才“文献有徵”,明显的表现出木刻画的使用已是十分的广泛。赵佶是一位有大魄力的皇帝,他做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业。虽然运送“花石纲”的奢侈浪费的行为召致了人民的怨恨,并因金民族的入侵,深受俘虏,死在北地,但他的政治上的失败,并不足以否定了他在文化艺术上的成功。他在文化艺术上的野心很大,总想总结过去的经验,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作一个“承先启后”的大枢纽。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宣和博古图》是考古学上的一个大总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把古今的法书名画总集在一起,作了恰当的评价。在医药学上,他的工作做得尤为深入地济世救人。除了《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之外,《圣济总录》和《增广太平惠民和济局方》乃是医疗书里最为宏伟广博的著作。在这些大著作里,其中一部分像《宣和博古图》、《大观本草》等,是需要大量的插图的。木刻画就成为那些插图的最好工具。今天,那些插图的原本虽没有流传下来,实物的证例虽片纸只画都不曾为我们所见到,但就后来的翻刻本的插图看来,也就可知它们的本来面目是如何的精美不苟了。


(相关资料图)

《宣和博古图》 宋代金石学著作,宋徽宗敕撰,王黼编纂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嘉定四年(约1211年)刘甲刻本

《大观本草》 本草著作,本书的蓝本是宋代唐慎微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南宋(1127-1279年)的木刻画是幸运地保存得比较多的,绍兴四年(1134年)刻的《东家杂记》(孔宅志,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版刻图录》已影印此书插图),卷首插图是十分精美的。虽像是后来补版,但不会在1200年之后。孔子图像甚为静穆庄严,有蔼然仁者之风,不似后来所作,全是做鲁司寇、诛少正卯时的一幅严厉面孔。

《东家杂记》2卷(宋刻递修本)

除了大量的《碛砂藏》和许多《妙法莲花经》等插图之外,其他书籍也都以木刻画为插图,特别是福建建安地方的出版家,连经、子诸书也都以“纂图互注”为标榜了。

新刊古列女传八卷 清道光五年(1825)扬州阮氏影宋刻本

刘向《列女传》版本面貌在历尽东汉、六朝至隋唐五代的一千余年间基本保持稳定,未有大的改变。进入两宋后,版本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北宋嘉佑年间学者们对《列女传》复古还原尝试开始,一直到南宋嘉定七年蔡骥的修订,在历时一百五六十年的改编过程中,宋人本着还原刘向原来编订《列女传》的宗旨,彻底改编了至少从隋唐以来十五卷本一花独放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八卷本的渐渐流行。

在八卷本的改编、流行趋势中,王回改编本对以后八卷本格局的勘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蔡骥改编的更追求形式美观、整齐的概念。后来建安的书坊商人余氏,为求得利润,迎合读者趣味,完全采用了形式上最为整齐的蔡骥改编本作为雕刻依据,同时加以插图,上图下文,其图号称晋顾恺之所作,实出建安的木刻画家之手。书商们迎合读者们向往旧本的心理,标榜“古列女传”、“古图“,此时的出版商已经完全不在意刘向的旧本了,这样的插图本创造了书籍史上插图本的里程碑,将“烈女图”与“列女传”图文合一。

《列女传》在两宋流通过程中,班昭注连同十五卷本一同消失了,作为书籍版本变化的个案,显现了书籍版本演变中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

1175年的《三礼图》、《鬳(yàn)斋考工记解》、《天竺灵签》等表现了插图的多方面的应用。

三礼图》

天竺灵签 珂罗版影印郑振铎藏宋刻版画本 螺纹纸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