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文/章鱼
编辑/闫如意
“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
“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
自媒体博主、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直播中的这番话,让重庆大学一位新闻传播学教授坐不住了,喊出了“千万别被网红忽悠”的口号。
厦门大学的新闻学教授也劝告网友“张雪峰提出的问题值得反思,却不要轻信他的结论”。
随后,词条#新闻专业真的是天坑专业吗#,挤上热搜。
张雪峰本人则发文回应:
“如果家境优渥,选择更多,不存在错不错的问题!”
“但大多数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选专业就要选能让自己吃上饭的!”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张雪峰第一次在直播或讲座中劝考生和家长慎选专业。
此前, 他的选专业言论打击面甚至更广一些。
他曾多次强调文科生,尤其是分数在二本段的,专业首选法学、财会、汉语言,理由是“最起码可以考公”。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最好?什么专业毕业即失业?”始终是高考季的热门话题。
评论区的热心网友,不少人却与张雪峰的言论达成共识:“能选理科,最好别选文科。”
多数大学生的一生,都有两次选择文科理科的机会。一次是高中时文理分科,另一次则是大学填报专业时的“最终抉择”。高校的部分理科专业会对文科生开放,反之亦然。
前者决定大学的考试科目,后者则关系着就业方向。
遗憾的是,关于文科生就业的消息,往往与“世俗的成功”背道而驰。
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月薪5000;
985哲学硕士38岁失业,被迫送外卖;
211女生毕业5年,存款仅5000;
中传硕士,做了火锅店保洁;
北大文科博士求职多次被拒......
“名校+文科=早晚失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基本公式,框定了文科生的一生。
文科生,被唱衰的一生
最懂文科困境的,还是文科生。
在流行一时的《沉淀文学》里,写满了文科生的失意人生:
前半截“人中龙凤”,后半截“未来可欺”。
第一章:沉淀;第二章:清北梦碎;如果说第三到五章还在追寻学术或者职业理想的道路上驰骋,那么进行到第十章以后,辛酸尽显:
从“狗都不保本校”到“那门专业课,毁了我的保研梦”;
从“不考个部委/省厅还能叫文科生吗?”到“县城见”;
从“临时工狗都不干”到“降薪想辞职但没勇气”......
仔细一看这略带幽默的自嘲,歪歪斜斜,每页都写着“妥协”。
四年前,家长那句“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显然是句谎言。
中文、社科、新传、哲学、小语种、金融......总有一款200字的沉淀文学能击中文科生的痛处,叹息之后,唯余八字:“四年沉淀,终身怀念”。
毕竟,文科生的就业率,实在是堪忧。
根据智联招聘,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远低于理科毕业生(29.5%)、工科毕业生(17.3%)。
而在2022年应届本科生中,人文社科类却占51.5%、理工科仅有39.9%。
根据麦可思研究,2021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前十个本科专业里,没有一个是文科。
〓 图源: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僧多粥少。
这迫使文科生入学之前就在极力争取一个“赢面更大、退路更多”的专业。
然而,现实非常骨感。
社交媒体上,张雪峰关于文科专业选取的解读,每条都有数万点赞。
那些高赞视频中,他反复叙述着同一句话:
“文科类本身选择就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多,文科类就是几个方向:公务员、师范和财会。”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但考公之难,难于上青天。
2022年公务员省考招录笔试举行,20余省份约445万人争夺12万余岗位,竞争比约为36:1,而2023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70:1。
除了法学和财会,似乎没有哪个文科专业可以在赚钱这件事上跑赢理科。
真相更加残酷,就连人人看好的法学,失业量、就业率也连续五年亮起红灯。
网友已经谈“文”色变。
有人说文科专业是就业“坑”;
有人说“文科要学有专业壁垒的,否则就不好玩了”;
更直白的表达是:“我的建议是文科都不要读”。
文科江湖上,正在流行“转行做码农=走上人生巅峰”的行话。
想要弯道超车的文科生,只能“转码逆袭”,学习计算机语言,投身码农大潮。
尴尬的是,《INSIDER》杂志经济栏目列了四种可能会被ChatGPT取代的工作。
第一种,就是以码农为代表的科技工作。
其余三种,都有文科背景,它们分别是:
财务、法律和媒体。
失业,是悬在文科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且大有伴随他们一生之势。
甚至连转行都逃不过。
就像ChatGPT自己回答的:“我不知疲倦”,而人类会累。
ChatGPT的进化,让老板们拥有了比文科生更高效的工具。唯一值得庆幸的是,ChatGPT暂时还没有完备到能真的取代人类。
不过,AlphaGo仅用两年就以3:0的成绩打败了柯洁的教训,还是让不少人对人工智能心生警惕。
目前最有说服力的自我安慰,也许是文科生那句自嘲“ChatGPT没我便宜”。
有人看乐子,有人照镜子。文科生心窝子,快被戳成筛子了。
12载寒窗苦读,4年高校教育,整个家庭16年的努力,难以交换一份稳定的工作。
名校文科毕业,最终变为“985废物”,是任何家庭都不想看到,也无力承担的后果。
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当所学的知识无法变现,我们该何去何从?
找不到工作,锅全在“文科”吗?
说句公道话,“文科”背负的骂名,早已超出了它本应该承受的。
名校毕业=稳定高薪工作,想要完成这个理想路径,需要一个完善的配套体系。
严格来说,大学中的职业教育,应该负起承担指导就业的主要责任。可目前的大学,职业规划教育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福州大学一项关于文科生就业问卷调查显示:
15.86%的学生没有考虑过职业规划;59.03%的学生对职业规划只有大致构想;仅有 25.11%的学生对职业规划有较为明确的计划。
当然,高校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也作出了很多努力。
上海海洋大学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开设招聘专场向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
河北省教育厅组织高校毕业生直播带岗助就业,每期邀请3至4位岗位推荐官,为毕业生介绍用人单位概况、推荐优质岗位;
教育部通过“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开设系列专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进行深度解读。
公益直播课有用吗?当然有。
但这只是临门一脚的就业指导,并非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
理想中的职业规划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从大一开始,跟学生分享当前社会行业发展趋势,做出职业规划教育。
毕竟考上好大学并不意味着就能找到好工作,甚至考上好大学都不意味着能“读好大学”。
出生在甘肃省张掖市的郑雅君,少年丧父,由母亲独力抚养。
考入复旦的第一年,她几乎处处受挫:
来自省会的舍友们讨论托福,她听不懂;参加校园社团,因为从不听音乐,她没能通过面试;
社会学专业的老师在课堂上用电影举例,《玫瑰的名字》《楚门的世界》《肖申克的救赎》她听都没听说过,别提理解背后的理论了......
中学时,郑雅君基本没看过别的课外书;为了不干扰学习,她不敢听音乐,哪怕在出租车上也不许司机放歌。
郑雅君自述对人文社科知识的了解,基本为零。
精英大学中默认掌握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很多来自弱势背景的她并不具备。
“考上大学就解放了”、“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这是大多数家庭对大学的全部想象。
这种想象无法为孩子解答:该如何上大学。
高等教育阶段另有一重隐秘的筛选机制,这与家庭所赋予的文化资本紧密相连。家庭背景的优势不仅带来了雄厚的物质支持,更提供了一整套关于“上大学”的文化技艺和职业规划的传承。
这使得出身优渥的大学生得以在白热化的出路竞争中抢占先机。
职业规划教育的使命, 正是拉平家庭背景带来的发展差距。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不止职业教育没能跟上,就连专业设置都在与社会脱节。
最需要先进技术的计算机教育,却学着陈旧的知识。
明明市场已经在广泛使用 sql server 、mysql 、oracle数据库,学校却还在教授foxpro数据库——一种99%的人都不会使用的过时语言,只有极少数可能需要维护的老系统需要用到。
文科生,就更难了。
高效的文科教育长期以来都侧重沿用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轨。
这导致文科生的出路更加狭窄,考编甚至成为唯一的答案。
福州大学一项关于文科生就业问卷调查显示:32.0%的受访学生认为需要“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22.3%“的受访学生认为需要改进教学水平”。
4月23日,教育部官网转发《人民日报》文章称:全面加强就业指导,需要高校健全完善分阶段、全覆盖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
文科生就业难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打通“毕业——就业”之间的节点,需要多方努力。
当然,这都是从“就业”这最功利的角度出发,发现的问题。可实际上,用就业作为考量专业意义的唯一标准,实在是委屈了文科。
就业压力之下,很多人都忘了:
文科,原本就是寻求意义和价值感的专业。
没钱,配学文科吗?
2020年7月31日,话题“留守女生考上北大选了考古专业”上了微博热搜。
仅一天时间,这个话题就获得4.2亿次阅读。话题之所以能如此之热,与几则网友热评有关:
有人说:“应该选个来钱的专业,改善家里的条件才对。”
有人说:“穷人家的孩子不要去学什么当诗人,最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把自己逼疯。”
一句话,家境普通,别学文科。
这些论调背后,潜藏着一个朴素的“共识”:先追求优渥的生活,再追寻精神的富足。
乍一看没什么毛病,但潜台词却让人痛心——
文化资源,是富足的人才配享用的。
普通人只要谋生就行。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文化资源曾经确实是被贵族垄断的奢侈品。
但教育普及以后,每个人都有了接受它滋养的机会。
放弃这样的机会无疑是可悲的。
劝其他普通人也放弃,更是一种剥夺。
当工人在华强北弹起钢琴、农民工开始翻译海德格尔,他们只是在做他们本该去做的“学问”,享受他们本该享受的文化熏陶。
这从来就不是什么值得上热搜的新奇事。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满足,也从不是先A后B的关系。
我们的文明,本就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劳作中一点点构建出来的。
而不是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一夜之间出现的。
况且,文科并非百无一用。
在互联网搜索“文科有什么用”,网友反复提到一个名字——杨宁。
杨宁是一名大学老师,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从2019年起,他就将自己的《文学理论》课堂视频搬运到社交媒体平台。
他曾在课堂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用来说明文科的重要性:
“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什么要从袁世凯签订灭亡中国‘二十一条’开始讲起?
因为那是中国近代社会以来最薄弱的时刻,是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当中最薄弱的环节。而那个环节中,什么样的道路能救中国?李大钊、陈独秀这样的人始终在寻找什么东西?
两个字:‘理论’。他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如果一个国家,自然科学或者说理科发展比较弱,落后的是物质,落后的是生活。
如果是文科表落后,那落后的就是思想,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思想先行。不光国家的发展需要理论,个人发展也需要理论作为基础。
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将来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支撑你的也是理论。”
《文学理论课》截至目前已有555.6万次播放,光是留言就有26.8万条。
在杨宁的文学理论课视频下面,有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留言。医学、通信、物理......其中一名数学系的学生这样说道:
“虽然理科旨在穷尽宇宙的真理,但是作为探求者的主体——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归于人,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文科生董宇辉读的是张雪峰最不看好的语言专业,但他在直播间,靠一句话爆火。
“我没有带你去看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我没有带你去感受十月田间吹过的风,我没有带你去看沉甸甸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品尝到这样的大米“。
人们对皑皑白雪、山间清风和金黄麦穗的向往,就这样被寄托在一粒大米之上。
董宇辉在直播间用语言的魔术为观众提供着精神价值,商品不过是载体罢了。
大家买的根本不是大米,而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冀。
而期冀,永远重要。
所以,如果你问我,全网都在唱衰的文科,还能读吗?
那我想说,先去掌握它,剩下的就交给文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