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马萨乔的这幅作品当中的耶稣头部看起来有些不太自然,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是从平视的角度观看,这幅画是画在祭坛画的上方,正常人们都是从下方仰视观看,所以马萨乔从绘画透视的角度做了适当的调整。他还通过色彩的明暗和远近的对比对画中人物进行刻画,以此表现出画面的深度和人物的体积感,这种平面透视的意识在当时可谓前无古人。
丁托列托的这幅《十字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有关耶稣受难主题作品中最伟大和最具创新性的。他利用画面空间,采用“多重形式”的叙事技巧,在一个画面中表现多个时间段发生的事件。同时他也对传统的场景记述做了改动,画面中心只有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传统中被处决的两个强盗并没有被出现在十字架上。
到了十九世纪,有关耶稣受难的主题绘画开始越来越脱离传统的形制,法国的博物学家默森创作的这幅《异象》中的描绘对传统简直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画面中没有了那种悲痛、压抑的情绪,耶稣脚下修女的表情似乎还带着一丝欣喜,旁边的三个天使旁若无人地玩着三重奏。默森的这幅作品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影响很大,尤其对萨尔瓦多·达利的创作。
杜兰的这幅作品也很不寻常,匍匐在耶稣脚下的女人身穿着现代的衣服,背景的云雾中闪动着模糊的人影,除了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形象,在画面中已经完全体会不到教义中所记述的场面和情节。
最后,谁知道将耶稣母亲接回家的门徒是谁?